“斗”是一种农具,主要用于计量粮食关于斗的典故,这里为您介绍一个:1. 成语:“升斗小民”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原文为:“食粟之出入,不足以知其有无;朝暮取给,升斗之粟,不足以周其身”这句话的意思。农具斗的典故?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农具斗的典故(1)

农具斗的典故(1)

“斗”是一种农具,主要用于计量粮食。关于斗的典故,这里为您介绍一个:

1. 成语:“升斗小民”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原文为:“食粟之出入,不足以知其有无;朝暮取给,升斗之粟,不足以周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每天的粮食收入,不足以了解他的富有或贫穷;他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需求,仅仅依靠一升一斗的粮食,无法满足他的生活需要。

在这个成语中,“升斗”用来形容少量的粮食,也代表了普通的劳动者或者平民百姓。因此,“升斗小民”这个成语现在通常用来形容贫穷的劳动人民,或者表示对普通人生活和疾苦的关怀。

农具斗的典故(2)

农具斗的典故(2)

 日前,在揭西县凤江镇下厝村看到一个农人正在使用一种奇特的工具舀水灌溉农作物,我感到很惊奇。一问,才知道这是旧时农村家庭几乎户户拥有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戽斗。

 眼前的戽斗,由竹篾编制而成,两侧用绳子和铁线拴牢。元代《王桢农书》记载,“(戽斗)挹水器也。又说,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绠,两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

 其实,戽斗除了可以补水车之所短,帮助农人将低于田地的水戽上岸来灌溉庄稼之外,还是捕鱼的“神器”。我爸爸曾经不止一次讲述过他儿时用戽斗戽鱼的情景:发现田野的某段沟里有鱼,而水又太多,难以捕捉,便采取围截的方法,用泥土、草丛等将沟渠的两侧填实围住,然后利用戽斗将被拦截的这一段沟渠中的水戽出去,水越来越少,直至最后来个“瓮中捉鳖”,经常收获颇丰。

看来,戽斗实在实用,除了帮助农人灌溉作物,还给戽鱼的孩子们带来欢乐呢!可惜,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我,别说用过戽斗,就连见也不曾见过。

 国家水利工程的发达,实用而高效的抽水机让农田灌溉得以保证。戽斗,作为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工具,日益退出了劳动生产的舞台。就连“不怕天不下雨,只怕没有戽斗”这句农谚也随着被人们淡忘。然而,戽斗永远是老农民心中曾经亲切的伙伴,是农作物得以丰收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