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到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所以纸也被称为“蔡侯纸”2)指南针:早在战国,就有了“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古代科技成就相关资料?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科技成就相关资料(1)

古代科技成就相关资料(1)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到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所以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2)指南针:早在战国,就有了“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起源于我国的炼丹家炼丹过程中发生了爆炸,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期,政府在东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4)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是《金刚经》)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代,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二、古代历法

1)世界上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中国。(《春秋》对出现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的彗星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2)《甘石星经》: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之一。作者为战国楚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出没的规律。

3)太初历:亦作“ 上元历 ”、“甲历”。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4)太阳黑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太阳黑子记录的国家。汉朝《汉书·五行志》详细叙述了黑子出现的时间和位置,这是现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5)《大衍历》:唐代僧人一行编制,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很大贡献。他本名张遂,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还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成为世界测量子午线的第一人。

6)《授时历》:元朝郭守敬等编制。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授时历》推算极精,以365.2425天为一回归年,如果以小时计算,是365日5时49分12秒,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7)三垣四象:我国古代把天空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

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是指天空中东南西北四大星区,为“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中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个星宿,俗称为二十八宿,四象各占7宿。

8)历法:从分类标准来说,阴历是和阳历对应的,再加上阴阳历,只有这三种历法。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一种阳历,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阴阳历的合历。

9)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我国农历干支纪年法,是天干和地支各取一,构成一对干支,后面年份顺延,取尽之后从头开始,例如甲子、乙丑、丙寅……2019为己亥年。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为60,即六十年为一循环,称为一甲子。

十二地支还可以用来计时,每2小时为一时辰。子为23-1时,丑为1-3时……以此类推。

三、地理

1)东汉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

2)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3)明代《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著作。

4)明代《坤舆万国全图》是世界上最早的世界地图。

四.数学

1)东汉《九章算术》,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机械化算法化的数学体系,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2)南朝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多年。

五.医学

1)战国《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另三本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医学之祖”。

2)春秋战国扁鹊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望闻问切),代表作《难经》(传世)、《内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被称为医圣。

4)东汉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发明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五禽戏,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5)汉代《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6)唐代孙思邈著作是《千金要方》,还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7)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8)明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种痘预防天花。

六.农业

1)春秋战国《夏小正》,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传统农事的历书。

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称为“五大农书”)

3)宋代秦观《蚕书》是有关缫车的最早记载。

4)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贯穿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七.科学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用晷、漏观测发现了真太阳日有长有短。发现磁偏角,比西方早400多年。